第231週/台灣獨派的各種派別─華獨

231週/台灣獨派的各種派別華獨


台灣人在主張台灣獨立,反對統一的這一邊,也有不同的立場與派別,這是追求台灣建國者特別要注意的問題。


首先是,主張中華民國是國家、維持現狀台灣已經是國家,反對統一。此派人士主張「兩國論」、「兩個中國」或改國號為「中華民國第二共和」、Say No to China等等。我們又可將類似主張的人士,主要分為以下兩派︰


一、主張「中華民國是國家派」


現狀的中華民國是國家,理論上認為此國家是自1912年獨立的國家。原則上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於1949年分裂國土,獨立出去的「另一國」。但是卻未明確說明事實與學理。


例如,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常以「中共」稱之,並未稱「貴國」或「另一國」。

此派在外交上雖然努力要突破困境,但是基於承接中華民國體制,只能維持「漢賊不兩立、爭中國代表權」的一個中國的模式外交。因為與中國法統連結,所以延續對於中國人、中國文化的認同。


雖然不排斥本土化、台灣化,但反對積極除去中國色彩。此派人多勢眾、是過去黨國體制下的既得利益階級,擁有資源非常豐富,北京與統派也未將之當成主要打擊對象。


自以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,不排除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獨立的另一個中國。但是為了安定和平,完全沒有積極推動中華民國國家化的策略,或做出使中華民國成為國家的具體事實。


如此發展下去,其實此派根本就是放棄「使台灣成為國家」的目標,其結果將淪落為不統不獨派,或維持現狀的拖下去偏安台灣派。每天都是我國、國家大聲喊,但是完全不知道什麼是國家,只是自己騙自己是獨立國家。


這是許多支持本土政黨,台灣人口中常常說的「維護中華民國獨立派」(又稱華獨派)。這些人好像是主張台灣獨立的獨派,但他們卻又不知或不願意承認自己是獨派,而且也最反對宣布獨立,認為宣布獨立是不必要是自找麻煩,憲法修改就可以,反對制憲。華獨派有時也不排除,未來與中國的和平統一。


這一派主要包括:一部分國民黨本土派、民進黨的大多數、台聯與李登輝派、似乎有台灣意識的各行各業人士,幾乎皆屬此派。這一派自90年代台灣民主化體制之後,許多長期對國民黨不滿的民眾,或是加入民進黨,或是組成周邊社團投入本土陣營。因此華獨派的人數快速成長,並成為目前中華民國體制下,人數最多的一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