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0週/台灣統派之不同類型與特徵

230週/台灣統派之不同類型與特徵


首先,若只是由對中華民國體制的認定基準來區分,就有一個客觀的主軸可以區別出「政府派」與「國家派」。其次,若只是由對台灣前途未來追求的目標,則又有一個主軸基準可以區別出「投降派」(回歸祖國派)與「獨立建國派」。以下便是以上述的這兩個主軸來作區分的各種派別。


但是,若由各種派別的理論、策略、目標觀之,當然又會有矛盾之處,所以必須再加以分析,才能釐清其真正的統獨立場是什麼。一是,主張中華民國是政府,反對建國的立場(即我們常聽到的「一個中國」、「一國兩府」、「漢賊不兩立」)。我們又可將做此主張的人細分為︰


一、投降北京的真正統派


1、此派人士認識到中華民國已淪為叛亂政府的事實,並且認為應儘早與北京政府談(投降)條件,完成中國的統一大業,不要成為民族罪人,使中國不能強大站起來。此派是真正主張中國大一統的集團,但是因為是向北京政府輸誠、互通聲息,故也可以定位是投降北京派。


2、此派主張的特徵,是認為中華民國是叛亂政府體制(偏安台灣),應該縮減國防費用,因為兩岸都是中國軍、兩岸一家親不能對抗。因此反對與國際社會交往,不要親美、日或民主國家,以免刺激中共危害雙方的互信基礎。


3、此派在國際事務方面則與北京站在同樣立場,例如反對日本教科書問題,反對美國進出亞洲等。此外,積極主張應加快並擴大兩岸交流的速度及幅度,促使兩岸統一儘速完成。


由以上可知,此派終極目標為向中國中央政府投降、早日完成中國大一統,也期望可以先施行一國兩制使台灣香港化。從觀察可以發現,中國國民黨、新黨、親民黨、民眾黨的大部分、和統會、促統會等,皆是屬於投降北京派之主要成員。


二、繼續叛亂的統派


1、此派人士表面上主張一個中國,反對獨立建國、反對兩個中國、反對一中一台,不斷地表示堅決捍衛中華民國政府體制,維護中華民國憲法法統、中國文化歷史傳統等,卻又不願認輸向北京臣服,與投降北京派不同。


但在另一方面,卻放棄反攻大陸、終止動員戡亂,所以目前只能消極的等待共產政權內亂,再從中決定如何對應兩岸關係,可見其對於未來所要追求的目標根本不清不楚。


2、此派的主張特徵為:「捍衛中華民國體制」、「反對獨立建國」。國防上則認為仍要強化軍備,預防中共打過來;外交上應該不斷努力說服世界各國認識中國是一國兩府。在兩岸關係方面,贊成未來可能的統一,但又害怕目前被統一,所以只能循序漸進。


3、主要成員包括:中國國民黨(本土派)、親民黨一部份、民進黨一部份、台商與一些兩岸交流團體可歸屬此派。


此派人士拒絕投降,企圖維持現狀,明知不可行卻仍對外宣揚「一國兩府」的論調,並向中國表態強調「未來可以統一」,也一再支持「一個中國」的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