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7週/必須正確理解現代國家的主權定義

 第387週/必須正確理解現代國家的主權定義

常常可以聽到台灣主權獨立,但是還未建國;或是日本放棄台灣主權,所以台灣主權屬於台灣人民。台灣要建國,主權的觀念必須正確,符合國際法的主權國家理論,才能建國成功。

另一方面,台灣的獨立建國未能完成,台灣還不能成為國家,基本上也是因為一般人犯了一個錯誤,對「台灣主權」這四字產生誤解。

台灣建國運動何時開始強調「主權」這兩個字,目前沒有確實證據。但是,在90年代學運的初期,我曾經在立法院廣場向抵抗運動的5千多位學生提出,主權國家的觀念,要求強調「主權」。

當時指出過去大家都說「台獨」、台灣獨立運動、台灣獨立建國,完全不曾強調主權。這就容易對運動本身造成很大的阻礙,因為國民黨以諧音向台灣人民灌輸「台獨」即是「台毒」的觀念,污名化「台獨」運動,使台灣人畏懼台獨。

所以必需強調我們追求的是「台灣主權獨立」,是國家主權」,正當化台灣獨立建國運動,以對抗中國國民黨的污名化「台獨等於台毒」。台灣建國學一直強調「主權」兩字不能亂用,否則會模糊「主權」的核心意義,也會使國家的觀念錯誤。

另一方面,因為不提主權,讓中華民國體制可以冒充是國家,誤導一般人以為,像中國古代的地方割據,或像對抗中央的三國鼎立一樣,偏安台灣的中華民國體制,也可以說成是國家,這是完全沒有現代國家的主權觀念。

90年代初,台灣教授協會成立時,我提出在章程中列入「追求」台灣主權獨立,並宣傳什麼是主權國家的提案。基本上主權和國家是密不可分的,是一體的兩面,現代國家一定要有主權,有主權才能成為現代國家,一個國家必需有主權,也只能有一個主權。

主權觀念對台灣獨立建國運動很重要。因此不能任意的使用主權,絕不可說家庭的主權就是由太太掌握,這就會鬧笑話,開玩笑或許可以這麼說,但是主權卻不可以如此定義。不能把主權當作權力,把Sovereignty與Power混為一談。

Sovereignty和Power不同,主權不是權力。所以,我們不能說大學的主權是由校長掌握,因為大學不是國家,所以沒有「大學主權」這種說法;公司的主權是由董事長掌握,公司不是國家,所以沒有公司主權,只有國家才能擁有主權,談到主權的問題,一定與國家有關。正確的國際法觀念,只有國家才能擁有主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