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0週/阻礙形成台灣民族與建國的原因
第380週/阻礙形成台灣民族與建國的原因
台灣民族無法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於:文化、宗教、習俗等,無法切割中國漢民族的認同,再加上傳統國民黨教育體系,灌輸中華民族觀念,與政治人物主張中華民國的台灣。
目前,國際社會早已普遍承認,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「唯一合法」政府之下,中華民族的定義,等同於「中國國民」。
柯文哲努力強調的兩岸一家親,更是是非不分,還跟國民黨一起企圖與中國人形成命運共同體,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相互唱和,繼續推動「中華民族」與「中國國民」的認同。如此一來,當然造成台灣民族,短期間不可能形成。
更嚴重的是,各黨的政權在台灣內部,都強調中華民國體制的情況下,當然更不可能形成台灣民族追求以「民族自決權」獨立建國。
由於中國國民黨政權,長久以來誤導的中華民族、一個中國,使得我們居住的台灣,不斷被國際社會懷疑、誤解,甚至無法支持台灣成為國家。
如此一來,更使得台灣人民無時無刻要生活在沒有國家的恐懼與不安之中,對前途完全失去信心,對下一代的未來希望也無法承擔責任,幾乎與香港一樣。
尤其,國民黨變本加厲,甚至與中華人民共和國,隔海交流唱和,提出「一個中國共識」的主張,鼓舞北京政府併吞台灣的企圖心,造成過去反共時期台灣僅處於被國際社會孤立的情況,更進一步發展成面臨被中國同化併吞的危機。
雖然台灣90年代之後,民主化使台灣主體意識加深,似乎可以脫離中國認同,有希望建立台灣國民國家。
台灣在國家定位與建國意識方面,90年代以前,在國民黨政權實施戒嚴體制下,號稱「法統」政府對抗「匪偽」政權,當然排除台灣脫離中國,建立現代國民國家的可能性。
90年代以後,國民黨的「第一位台灣人總統」李登輝,民進黨執政也繼續維持中華民國的「舊中國」政府體制,對外仍然不敢主張與中國是不同國家,從來未宣布獨立,也未要求國際法上國家承認,更沒有提出建立台灣國民國家的規劃與理想。
尤其,中國國民黨馬英九政權八年間,完全揚棄「三不政策」,加速啟動兩岸的接觸與交流,台灣人為了利益前往中國,自願成為中國國民,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申請中國台灣地區同胞證(台胞證事實上就是中國國民身分證),進一步融入中國國民體系,當然更進一步阻礙台灣民族形成的空間。
國民黨與目前的民進黨政權,如果再繼續維持中華民國的中國舊政府、舊中華民國憲法體制,毫無意願建立新國家,繼續的「維持現狀」,必然導致「台灣民族」或「台灣國家」的創設與形成,雙雙陷於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