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5週/「say no to China」應先針對台灣自己內部的中國

第355週/「say no to China」應先針對台灣自己內部的中國

台灣建國必需宣布從中國分離獨立,其實就是宣布廢棄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體制,脫離「中華民國在台灣」才能建國。如果只是高呼抗拒中國,不一定是追求建國,基本上如果真正要追求台灣的獨立建國,就必需分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。

對抗中國或say no to China」是建立國家之後的事,等台灣變成一個獨立國家後,才會開始出現台灣對抗中國的態勢,否則現階段談對抗中國,完全與過去國民黨的定位一樣,與反攻大陸時期一樣,仍然是一個中國內部叛亂團體與合法政府的對抗狀態,是一個中國漢賊不兩立的對抗狀態。

建國派若只是主張對抗中國,事實上與過去蔣介石的主張漢賊不兩立並無差別,也無法顯示出要獨立建國的主張與目的。所以,主張建立國家之建國派的個人或團體,目前所面對的最大對手不是北京的中國,而是台灣自己內部的中國。

如果自己對建國的認識不夠清楚,對建國的理念不夠正確、對建國的意志不夠堅定,不敢表達清楚,那又怎麼能寄望更多的台灣人民參與台灣的獨立建國運動?獨立建國運動又怎麼可能成功?

新國家一定要宣佈獨立,「中華民國」、台灣國或台灣共和國,從來沒有宣佈獨立的事實,國際社會如何承認台灣共和國與台灣建交。

建國要成功,首先要做的是先確立自己對建國的必要性,正確認知與堅定信念。之後,建國派緊接著要對抗的,就是「中華民國在台灣」,「say no to Republic of China in Taiwan」。

台灣要建國首先就是廢棄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體制,我們必須要先將此一叛亂團體體制處理解決才能建國,而不是爭先恐後地進入中華民國體制內去分享權力,甚至應該澈底的廢棄與中國有關的各式各樣體制。

因為如果繼續容忍只是中國叛亂體制的存在,容忍中國的各種病菌在台灣危害,新國家就不可能建立,台灣就不可能獨立建國。

換言之,建國要能夠成功,首先要對抗的,就是所謂的獨派團體本身的理念是否正確,意志是否堅定。其次,則是要對抗佔據台灣的中華民國叛亂體制,「say no to Republic of China in Taiwan」。

對抗「中華民國在台灣」,否則台灣人民繼續容忍中華民國體制,報紙上天天都寫著中華民國××年,每次投票都投給中華民國體制的候選人,另一方面我們卻又對國際社會說,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,中華民國不是中國,國際社會怎麼可能接受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