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4週/東西冷戰使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代表「中國」

264週/東西冷戰使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代表「中國」


中華民國政府敗退到台灣後,世界各國承認它,其意義是繼續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代表「中國」這個國家,承認它代表中國這塊土地及中國的人民;並非承認它是代表台灣地區的一個國家,也不是承認它代表台灣這塊土地或台灣人民的國家。所以聯合國稱為中國代表權之爭。


中華民國政府敗退到台灣,並不是成為一個與中國分裂的國家,它只是一個敗逃的政權。根據國際法,一個舊政權遭受到新政權的革命或叛亂時,若是舊政權尚未被完全消滅,還據有一部分領土及人民的過渡時期,尤其是像東西冷戰的國際情勢下,美、日等世界各國依據該國本身的政治利益,雖然知道於理不合,卻硬是要心虛地支持敗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,承認它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,也是可能。


各國明知共產黨新政府已經成立,有效統治著中國大部分的土地與人民,卻硬是支持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、國民黨政權,同聲地指共產黨新政府為叛亂團體、匪偽政權,不能代表中國,也有立足點。


在東西冷戰的時期,世界各國很勉強地承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,又適逢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,共產黨政府未能在國際社會得到支持。所以西方國家勉強承認一個幾乎要被消滅的,敗退到台灣繼續勉強存在的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,期望由蔣介石所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能夠反攻大陸、奪回政權。


當時的國際社會,就是基於這樣的原因而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。但是並不能因此認為,中華民國政府敗退到台灣後,就因此成為一個與中國無關的國家。所謂「中華民國在這段時間內是一個國家,一直到1971年退出聯合國之後,也是一個國家,國家不因為退出聯合國,不能因為失去多數國家的承認就不是國家」,這樣的主張是錯誤的。


我們看目前中華民國政府在世界上的十幾個(201712月)邦交國,他們對於中華民國的承認,也是在中華民國外交政策的要求下,承認中華民國是合法代表中國(包括中國大陸及10多億國民)的政府,而非承認中華民國是與中國無關的,是在台灣的另一個國家。


陳水扁、蔡英文的民進黨政府外交部,自己要求邦交國承認我們台灣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,陳水扁、蔡英文總統是中國及中國廣大土地、人民的元首;所以北京才要抗議,也有權抗議;而這些邦交國才會要求金援,否則要轉為承認北京才是合法政府。所以,兩岸的外交戰仍然是停留在,中國這一國家內部合法、非法政府之爭的風暴中,這也是台灣人的自我選擇的現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