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9週/建國理論矛盾會影響參與意願
第239週/建國理論矛盾會影響參與意願
如果連獨立建國派內部,都對台灣建國基本理論或多或少有質疑與爭論,相信其他台灣人更是不容易理解獨立建國運動,可能也會影響參與的意願。
還有些更枝節的問題,例如我就常聽到部分主持獨立建國活動的主持人或來賓強調,要說「全國」不要說「全省」、「講中國時是指北京」、氣象報告時如果說「全省天氣如何」就被指為是附和統派。
其他例如,「我們不做中國人」和「我們不是中國人」是兩回事,因為無法否認在中華民國體制下,我們現在的身份仍然自己認為是中國人。
雖然我們拿的是偽中國護照,但是既然是中華民國護照,上面也有「China」,怎麼能說我們不是中國人呢?怎能說台灣從沒接受過中國任何政府統治過呢?即使反對中華民國,但是現狀是中國的中華民國政府在統治。
我們只能說台灣尚未受之後的中國新政府(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)統治過,中華民國在台灣現在的狀態就是還在繼續叛亂,這才符合事實,才是正確的說法,不是嗎?
台灣憲法學會網站有一張貼圖,一位女孩心中有願望!希望有一天台灣不屬於中國,也不再是中華民國體制。這也是台灣絕大部份覺醒人民,念茲在茲的心願!
但是卻有人誤會,指出台灣學堂副校長許慶雄的建國理論:台灣現狀屬於中國,台灣憲法學會許慶雄理事長的網站貼圖卻認為:台灣不屬於中國。所以就指稱許慶雄的建國理論,互相矛盾。
「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」是我們的願望,但是無法否認在中華民國體制下,現在台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。然而,希望有一天台灣不屬於中國,也不再是中華民國體制,與現狀的台灣自願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有何矛盾?反而是,過去追求台灣獨立,現在忽然主張台灣已經獨立,這才是矛盾重重。
所以台灣獨立建國的路,還有一些細節、基本的問題,等待支持台灣建國的朋友一起思考、克服矛盾。如果對正確理論、知識的追求、因為研究的結論和國際社會、中國的主張相同,反而引起內部一起打拚的同志和前輩們的不諒解,實在很遺憾。
但是建國理論矛盾,無法號召更多入理解、支持獨立建國運動,也會影響參與意願。努力提出正確、合理的建國理論,是很重要的課題。